习近平总书记《求是》杂志重要文章,三次点名量子!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文三次点名量子。
了解更多
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
为凝聚广泛共识,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数据局数据领域名词解释起草专家组认真研究形成了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后续还将结合实践需求和发展需要迭代完善名词解释。
了解更多
更小、更轻、更灵活:“济南一号”实现基于微纳卫星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
2022年7月27日,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环绕地球旋转已有两年的时间。与“墨子号”相比,“济南一号”体量更小,质量更轻,安装使用更加灵活,同时成本更低,性能更高,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将“济南一号”两年实验积累的科技成果,以“Microsatellite-based real-tim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为题整理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了解更多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可移动地面站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百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和南非斯坦陵布什(Stellenbosch)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该工作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了解更多
我国创投领域“航母级”基金来了!详解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了解更多
政府工作报告: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了解更多
中国科大实现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河南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密码重点实验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功构建了105比特(包含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
了解更多
潘建伟:第二次量子革命需要耐心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25年设立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YQ),应证着量子技术的发展和其新兴应用领域备受全球各界关注。在2025年2月初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开幕式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学者进行视频致辞。尽管量子信息科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部分第二次量子革命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要实现广泛的应用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如何才能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2月26日,潘建伟教授在《自然》“世界观点(World View)”专栏发表文章,为如何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见解。
了解更多
【科技参考】英国政府提出量子技术监管方向
法规和标准是为新兴技术营造创新环境的重要工具。英国认为应从新兴技术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就开始考虑监管框架,以便在新兴技术普及时建立好必要的底层基础。即将到来的量子时代或将对各国数字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对关键基础设施、医疗保健系统和情报系统等。英国在其2023年制定的《国家量子战略》提出要创建一个国家和国际监管框架,支持创新和合乎伦理地使用量子技术。2024年2月,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下设的监管地平线委员会应其委托,对量子技术未来监管需求进行评估,并就政府监管改革提出建议。2024年10月,英国政府发布题为《量子技术应用监管:政府对监管地平线委员会的回应》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英国政府拟采取的量子技术监管措施。
了解更多
我国学者首次实现基于集成光量子频率梳芯片的连续变量多体量子纠缠
北京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王剑威和龚旗煌课题组与山西大学苏晓龙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簇态量子纠缠,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成果研究论文于2月2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