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新基建点名“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并点明“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
了解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点名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成果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了解更多
国际量子通信网络工程建设与应用及标准化工作态势
近年来,随着量子计算发展,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工程建设与应用及标准化工作快速推进。特别是在2024年,欧盟发布了新的量子旗舰计划战略研究和产业议程(SRIA 2030),对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做了进一步部署;美国更新了《关键和新兴技术(CET)清单》,再次明确“量子通信和网络”是关键和新兴技术之一;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可信中继相关国际标准,为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环节——可信中继节点的安全实施提供指引;我国的首个国家标准《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基本要求》正式施行,有力推动了量子通信应用推广进程,量子密话等业务用户大幅增长。
了解更多
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部分成果 在量子信息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PJ上发表
自2022年底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通过验收以来,国科量子公司积极面向用户需求开展集成与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不断提高量子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合规性,有力支撑了金融等行业真实用户应用和中电信量子公司城域网接入。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牵头起草相关国内国际标准,并梳理形成文章,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推广及与国资央企合作夯实基础。2025年8月,最新文章成果在量子信息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发表。
了解更多
国际同行纠结技术指标时,中国这家量子通信企业已提供稳定的远距离密钥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而量子通信能够为数据流通交易提供可信安全的技术手段。国科量子已开发了量子安全多方计算、量子可信云等产品,并形成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等环节的数据安全流转、策略管控等能力。与此同时,依托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国科量子还在研发量子传感、量子时频同步等技术,未来将构建覆盖全国的量子传感网,在国土尺度上提供超越经典技术的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
2023年度、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9月20日晚,2023年度、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并致辞。“墨子量子奖”国际专家评选委员会主席白春礼视频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领导费高云、单向前、任清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段路明、俞大鹏等出席。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常进颁奖。
了解更多
瞭望丨量子科技照进未来
从费曼的构想到千比特量子计算机的诞生,量子科技通过“基础理论—技术验证—产业生态”的链式突破,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中国以合肥、北京、上海为枢纽的产业生态,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量子纠错、异构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突破决定下一阶段各国量子科技竞争力的格局。
了解更多
潘建伟院士团队受邀发表题为“可拓展光量子信息技术”的综述文章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王辉,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Ralph和荷兰特温特大学教授Renema,受邀在《自然-材料》发表题为“可拓展光量子信息技术”的综述文章。
了解更多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国际量子密码会议
8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国际量子密码会议(QCrypt 2025)在三亚成功举办。本届会议吸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韩国、新加坡、西班牙、日本、俄罗斯、奥地利、波兰等20余个国家与地区近300位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教授率团参会。
了解更多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作为新兴领域唯一代表单位在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发言
8月21日,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在武汉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邓志勇出席会议并讲话。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作为唯一新型技术领域项目承担单位代表作大会发言。
了解更多